报告题目:中药单体防治骨肉瘤生长和肺转移研究
报告人♦︎:杨燕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主持人:李磊 研究员
报告时间:2021年11月3日 15:00
报告地点🧗🏻:闵行校区天美娱乐534小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杨燕萍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学术荣誉体系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生命科天美遗传所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免疫遗传学博士后(2003年8月-2006年4月),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天美和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医天美访问学者(2006年5月-2011年4)。
致力于骨肿瘤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骨肿瘤临床和基础研究。以第1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1项,以子项目负责人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总影响因子82.5,第1作者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1.405🩹。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得明治生命科学奖。参与获得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7)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9)🙏🏿。
报告内容: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性骨恶性肿瘤,具有高侵袭性和早期转移的特性。手术联合顺铂🥹、阿霉素等新辅助化疗,可以使骨肉瘤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达到约70%。但是⚓️,自1987年以来骨肉瘤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并没提高🪘。而且,新辅助化疗并没改善转移性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小于30%)👱🏻,大多数患者死于肺转移。
我们发现DKK3高表达与骨肉瘤患者不良预后相关👩🏽🚒,miR-214-3p通过降解 DKK3 上调 β-catenin核易位和 LEF1 翻译促进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并抑制骨肉瘤细胞凋亡🗼。中药斑蝥干燥虫体中生物活性物质斑蝥素抑制小鼠胫骨内原位异种移植骨肉瘤生长。进一步研究表明斑蝥素通过下调 miR-214-3p 上调 DKK3,继而阻断β-catenin核易位和 LEF1 翻译,抑制骨肉瘤细胞存活率、迁移和侵袭,同时诱导其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
雷公藤甲素(TP),是中药雷公藤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肿瘤🤤、抗炎活性。但雷公藤甲素具有水溶性差、在体内消除快且肝肾毒性强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了减轻毒副作用🥈𓀗、提高生物利用率,我们构建了TP-TPBC-PEG🫴🏻,经尾静脉注射于骨肉瘤模型小鼠,利用肿瘤微环境中血管具有EPR和pH值呈酸性的特点🧜🏻♀️,通过EPR效应和pH响应被动靶向实现了TP对骨肉瘤生长和肺转移的增效减毒目的、以及与光动力疗法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