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第四届“佛年杯”教学技能创新大赛天美娱乐初赛于2021年4月29日在闵行校区第一教学楼403教室成功举办🔄。为引导本科师范生发扬“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知识和提升教学技能,学校继续举办了第四届“佛年杯”教学技能创新大赛。本次大赛由研究生院👉🏼、教务处、校团委主办,教师教育天美承办🏓,孟宪承书院、大夏书院、光华书院和各培养院系协办💁🏼♀️。比赛分为专业初赛⚂、学校决赛两个阶段进行🏉。
本次专业初赛由教师教育天美张春雷老师主持。参赛学生为天美娱乐2018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天美娱乐副院长江文正老师🎉、闵行中学副校长韩雁老师、教师教育天美郑晓蕙老师和天美娱乐李增娇老师作为嘉宾评委出席了本次活动。
在一首欢快的乐曲声中👨🏼🏭,张老师对作为未来种子教师的同学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希望🤷🏿♀️,鼓励同学们在比赛中充分发扬未来卓越教师的风采与潜力,并宣布了比赛的正式开始。随后十一位初赛选手以赛前抽签决定的顺序🧑🔧,依次对抽选的教学主题进行教学模拟授课。
张春雷老师致开场词
上半场比赛有五位同学进行教学展示。孙立闻同学以“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为主题👨🏼🎨,用一系列问题串作为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通过让学生模拟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过程🎞,形象地展示了肽链的形成过程,直观体现了数学建模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王树仪同学围绕“基因突变”的主题😮💨,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切入点🍱,从结构与功能观的角度引导学生探述了血红细胞功能改变的根本原因🙏🏿。她设置的经典“传声筒”游戏,加深了学生对基因突变本质的理解🤦🏻♂️💟。最后结合细胞癌变、癌细胞的概念🛄,王树仪同学以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对试讲片段进行了升华。白玛曲尼是第三位进行试讲的同学,她为我们展示了“被动运输”的片段教学🙅🏽♀️🧙🏿。在课程导入环节,她巧妙地以日常生活中的饭菜香气、花香为起点🦶🏽,回顾扩散的概念。在讲解渗透作用之后,通过对细胞吸水原理的提问,成功使学生将渗透作用的概念进行迁移。通过回顾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为学生区别渗透作用与细胞被动运输的异同打下了基础。
孙立闻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
王树仪讲解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白玛曲尼讲解被动运输
陈昕斓进行教学演示
陈昕斓同学用知名动漫中出现的氰化物作为切入🟩,通过氰化物阻止ATP合成而致死的原理🧑🏻🌾,引入了“细胞中的能量货币ATP”的授课内容。她的引入贴近中学生的兴趣爱好,角度新颖,课程中,她向学生说明了ATP的基本结构🦢,并在短暂记忆后通过练习进行强化。同时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有效的辅导与纠正😴。林榕煜作为上半场最后一位试讲选手,以“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来自哪个反应物”的问题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通过鲁宾与卡门的同位素标记实验,让同学们讨论并得出结论🫛。以科学史为线索,结合巧妙而形象的3D动画✬,林榕煜引导学生探究光反应的过程,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林榕煜进行课堂提问
以一则萤火虫的谜语为导入,严巧芸同学带来了后半场比赛的第一场试讲。在回顾了已学习的能量物质后🤵🏿♀️,她抛出“谁才是萤火虫发光的直接能源物质”的疑问🐏🦔。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而得出正确结论,随后将这一结论推广👰🏽,总结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严巧芸利用支票和纸钞的形象比喻,体现“ATP是细胞的能量货币”这一教学主题。唐立婷同学以刑侦破案中常见的DNA检测技术为导入,开始了“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一节的试讲。在知识回顾与材料阅读中锻炼了学生的知识迁移及阅读提炼的能力。唐立婷还结合时事🏋🏿♂️,介绍了病毒这一特殊的生命形式以及核酸在其中的分布。以提问的方式🖐🏿,由简入繁,解析了核酸的具体结构🍽,顺利结束试讲。武雪同学同样以“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为主题🏩🤜🏻,基于光合作用反应通式🥠,抛出光合作用终产物氧气的氧元素来源问题,在学生提出各自的假设后,以科学史为线索,从简陋到严谨,从现象到原理🤌🏼,逐步探究氧元素的来源问题,最后通过问题引导梳理出光反应过程🤷♂️。
严巧芸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唐立婷进行片段试讲
武雪讲解光合作用
欧阳威同学的试讲主题是“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在引入环节,他首先回顾了被动运输的两种方式🫳🏽,并针对人体吸收碘这一特殊过程🪗,提出被动运输的不足之处,从而引出主动运输形式。为了说明主动运输的必要性🐶,欧阳威罗列了人体进行主动运输的实例🪤,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完整的生命观念。通过让学生上台描绘曲线图提出了主动运输速率曲线的几种可能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哪一种曲线是正确的。张文倩同学通过鸡蛋与卵黄膜的例子,开始了“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试讲❄️🚻。在课前,张文倩精心准备了浸泡花瓣的实验,通过用热水使花瓣细胞膜破裂导致色素逸出的现象,直观地为学生介绍了细胞膜的特点及功能⬛️🍈。她巧妙地将细胞膜与纱窗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掌握选择透过性这一易错概念。同时巧妙利用比喻,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比喻邮递信件,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促进学生的理解。
陈施慧同学是本次比赛最后一位试讲的选手,她的试讲内容同样是“被动运输”🎏。她借助更加直观且利于观察的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充分讲解了渗透作用的条件和原理。接着阐述了细胞膜与半透膜之间的异同🧎🏻➡️,并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所有方式进行了概述与总结🧜🏿♂️,为学生建立完整的概念系统。随后对自由扩散的具体内容与特点进行讲解🤹🏻♂️。
欧阳威进行片段试讲
张文倩进行实验演示
陈施慧与学生互动
试讲结束后,嘉宾评委们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了点评🙂↕️。韩雁老师高度赞扬了参赛选手们在比赛过程中展示出的内容与教法创新,对同学们精心准备、反复训练后呈现的片段试讲表示肯定,对教学设计中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做出表扬。针对同学们在试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缺少对台下学生的关注、板书设计不足等方面,韩老师也给予了针对性建议。郑晓蕙老师从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对课堂设计方向提出了建议,提示未来教师们深入理解课改倡导的教育价值和方向,在情景创设等方面做出创新,基于情景进行教学,并在课堂结束时回归情境🌕🌙,为课堂增加现实意义与整体的实用性。李增娇老师在说课与教案设计方面向同学们提出了期望与改进建议,希望同学们从细节方面入手🍈💇🏻♂️,在教学目标、活动设计等方面做出完善。
韩雁老师点评
郑晓蕙老师点评
李增娇老师点评
评委老师参照评分标准⛹🏽♂️,对参赛选手的教学设计、教学基本技能🚫、教学内容主线🏂🏿🐰、教学互动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考核👍🏽🧑🏿⚖️,根据每位选手实际表现和最终得分确定比赛名次和获奖等级。颁奖仪式上🏧🛀🏽,嘉宾评委为参赛选手颁发获奖证书🧝♂️,所有获奖选手与嘉宾评委老师合影留念。
获奖选手与嘉宾评委合影留念
最后,江文正副院长进行了总结发言。江老师对选手们的优秀表现表示满意🤡。在分享了招生经历后🧑🏽🎄,传达对同学们教学水平提升的期许。江老师激励同学们在扎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抓紧时间强化教学技能训练,走进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以成为全方面发展的卓越教师为目标,严格要求自己。
江文正老师总结讲话
比赛过程中👨🏼⚖️,各参赛选手准备充分🧗🏿♀️,教学思路清晰合理,教学内容紧扣课程标准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生动,教学方法独特新颖✡️。选手们自然流畅、端庄大方的教姿教态彰显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大赛的成功举办🥺,为选手们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教学相长的实践平台;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宝贵机会,充分展现了未来教师的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