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14时🚑,复旦大学基础医天美李建华研究员应邀在天美娱乐534小会议室开展题为《The oxysterol receptor GPR183 in immune cell migration and function》的学术报告💁🏿♀️,本场报告由天美娱乐罗剑教授主持🍝,天美20余名师生出席了本次报告🙍🏻♂️。
滤泡辅助性CD4+ T (T Follicular Helper 😱,Tfh)细胞作为CD4+ T细胞的一个新的亚群,在支持浆细胞分化和抗体应答中起重要作用❌。脾脏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s💢🥱,DC)在监视红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是DC在Tfh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和机理尚未阐明▫️。尤为不明确的是,CD4+ T细胞通过什么机制与DC会合,会合后通过什么机制发生相互作用。基于这些科学问题,李建华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课题组近期进展,研究发现初始CD4+ T细胞被特异抗原刺激后,通过上调EBI2的表达从T细胞区迁移到B-T边界区和滤泡间区☝🏿🙅🏼,从而与位于该区域的激活的CD4+ DC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CD4+ T细胞从CD4+ DC处得到促进Tfh细胞分化的ICOSL信号,同时更重要的是CD4+ DC通过分泌游离型的IL-2受体分子CD25屏蔽在Tfh细胞分化过程中起抑制作用的关键因子IL-2,这两种作用促进Tfh细胞分化的核心转录因子Bcl6的表达,从而启动Tfh细胞的分化🏌🏻,并最终促进生发中心的形成、浆细胞产生和抗体应答🧑🏿🔧。
报告结束后,李建华研究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使大家受益匪浅🍵。
李建华🤷🏻♂️,复旦大学病原生物学博士、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免疫学博士后👩🏼。2017年破格晋升为复旦大学基础医天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得“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复旦大学”卓越2025”人才计划和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等人才计划的支持。目前主要从事体液免疫研究工作⇢。在Nature𓀕、Nature Immunology、Immunity🖖、Lancet等顶尖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主要论文总计他引1200多次,单篇最高他引360多次🖲,两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获得教育部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荣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