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植物—微生物同盟的建立
报告人🤸🏼♂️:王二涛 中国科天美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主持人🎻:姜伊娜 研究员
报告时间👩👩👧👧:2020年12月11日上午8:50(周五上午)
报告地点🤐🙎🏻♂️:天美娱乐534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王二涛博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豆科植物-根瘤共生固氮及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共生方面的研究🤝。建立以脂肪酸为核心的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共生营养交换与调控的理论模型;发现菌根因子受体及受体复合🍩,并解析了菌根因子信号转导途径等。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Nature, Molecular Plant, The Plant Cell, Cell Research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对植物-微生物共生领域有重要影响。获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8年“中国青年科技奖”, 2019年“CSPB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和2020年“科学探索奖”。
报告内容:
菌根真菌共生和根瘤细菌共生可以帮助植物从环境高效获得氮🐗、磷等营养🧑💼。大部分陆生植物(80-90%)都可以与菌根真菌形成共生,而豆科植物除了形成菌根共生还可以与根瘤菌形成共生🚶♂️,高效固氮。植物和微生物之间互作的早期信号交换和识别是共生体建立所必需的🏌️,也是植物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近期我们发现植物干细胞基因SCR在豆科植物皮层细胞表达,另一个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SHR在维管束表达后移动到皮层细胞,与SCR一起赋予豆科植物皮层细胞分裂的潜能,使豆科植物与非豆科植物有了不同的命运。在豆科植物苜蓿中,SHR-SCR能够被根瘤菌的信号激活,诱导皮层分裂🎣,从而形成根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