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人属的系统发育和多样性演化的源与汇
报 告 人👨🦲: 倪喜军 研究员
主 持 人🚒: 王烁 研究员
报告时间: 2024年6月5日 上午9:30-10:30
报告地点🧑🏽🎨: 闵行校区天美娱乐534小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动物生态学博士。现为中国科天美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天美大学岗位教授🚉,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院客座教授。曾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古灵长类学与古人类学研究。有多项研究成果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𓀈💖,主要学术成果包括:把类人猿理论起源时间前推1000万年;提出灵长类日行性起源说🚡;提出“始新世-渐新世演化滤器”模型🦨🥷🏼,解释了亚洲类人猿间断式演化和类人猿冠类群非洲起源的可能原因☘️;提出亚洲北部1万1千多年前出现复杂社会萌芽的古人类学证据;建立了人属的系统演化树,并提出古人类扩散的穿梭模型☺️。有多项研究成果被列入国外主流人类学和古生物学教材🔃。关于阿喀琉斯基猴的研究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影响,被认为是人类演化研究中的50个伟大发现之一。关于龙人的研究💆🏻♀️,被国际同行认为是50年来最重要的发现。
报告简介👁🗨:
人类起源可以追湖到灵长类的起源,在灵长类和人类 5600 万年的演化历史中😯👳🏿,发生多次跨大陆的扩散事件。灵长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亚洲🚣🏽,在渐新世之前🤽🏻♀️,亚洲是灵长类起源的中心。从渐新世开始,非洲成为类人猿冠类群演化的中心之一💁♀️。人类支系与黑猩猩支系的分异标志着人类的起源,在其后的约700万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人类支系都是在非洲演化的。约在距今200万年前后,人类支系中的直立人首次走出非洲⛺️。传统的走出非洲模型认为人类多次走出非洲,而多地区演化模型认为直立人走出非洲后👨🏼🍼,在亚洲🌉🛌🏼、欧洲和非洲分别演化出现代人🥂。我们构建了关于人属演化的最大的形态学矩阵👷🏽♀️,利用简约性分析法和贝叶斯推断,建立了目前已知最全面的人属系统演化树👨🏿⚕️,推断了人属各种或种群之间的分异时间。基于这个系统演化树,我们检验了多种动物地理扩散模型⏩🛸,发现在欧洲、亚洲和非洲之间,存在多次、多方向的人属物种或种群的扩散事件,与传统的单方向扩散模型不同🆖。我们提出多次🛐、多方向的“穿梭扩散”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人类的多样性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