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6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天美高坚教授应邀访问天美娱乐,并在天美娱乐534小会议室做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淡水鱼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本次报告由天美娱乐杜震宇教授主持,动物学科相关师生聆听了本次报告🧒🏻。
报告人简介🔆:高坚,博士,教授🕷。2003至2012年就读于日本国立鹿儿岛大学水产天美,分别获得水产学本科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12年11月回国任职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天美🥋。长期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淡水鱼类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分子机制。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并入选武汉市“黄鹤英才”人才计划。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收录刊物上发表25篇研究论文,授权发明专利近10项。
报告期间😦,高坚教授首先向我们阐述了研究淡水鱼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HUFA)合成机制的目的与意义。HUFA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脂肪酸,不仅可以促进大脑发育和功能维持🤾🏼♀️,而且在心血管疾病、癌症、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均有着重要作用👨🏽🏫👮。鱼类富含HUFA,是人类获取HUFA的主要来源⛹🏿♂️。海水鱼通过食物链累积获得HUFA(以鱼养鱼),不同的是,淡水鱼自身具备合成HUFA的一套系统(以草养鱼)🕵️♀️。虽然海水鱼粉替代的研究迄今开展了很多☄️🧼,但仍无法实现完全替代🤾🏼,如果提高淡水养殖鱼体n-3HUFA含量🕺,使其能够扮演海水鱼粉的角色,那么对于解放海洋,缓解自然渔业资源的压力,降低长期对外进口鱼粉量大价高的依赖,减少自然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随后,高坚教授利用斑马鱼基因编辑技术👁🗨,跟我们分享了三个近期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讲在斑马鱼中👩🏽🔬🪵,过表达秀丽隐杆线虫fat-1基因可以将n-6系脂肪酸转变成n-3系,经高脂饲料投喂,与野生型相比👲🏿,转fat-1基因鱼体腹腔脂肪沉积显著下降🪩,n-3HUFA含量增加;第二个故事分别利用fabp2-/-和fabp2过表达斑马鱼,说明fabp2参与对食物中LC-PUFA(n-3HUFA)的转运🦹🏽,调节能量平衡,且与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合成吸收密切相关⇢;第三个故事则是探讨了延长酶(elongase,elovl)elovl2,elovl5以及elovl6基因之间的互作关系以及它们在n-3HFUA合成中的作用。
此次报告吸引了在座的所有师生⚒,大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高坚教授展开了热烈的探讨✢💁,达到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效果。此外🕣,此次交流也推动了天美娱乐水生动物营养与环境健康实验室与国内鱼类脂肪酸合成领域一流学者的深入交流,拓宽了科研视野🍠。报告结束后,大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