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3日下午,吉林大学戴云教授应天美娱乐罗剑研究员的邀请✳️👼🏽,来天美娱乐进行学术交流🤳,并在534会议室开展主题为“肿瘤耐药机制的组学研究”的学术报告,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戴云教授的报告围绕多发性骨髓瘤的耐药机制研究展开,介绍了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耐药原理🧙🏽,并提出细胞遗传学异常可调控多发性骨髓瘤的原发性耐药👤🧍🏻♀️。戴云教授深入地介绍了实验室近期的研究成果💸,发现染色体1q21区的扩增与骨髓瘤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其机制是通过调控ARNT/HIF-1β来发挥作用的,且与环境缺氧密切相关🤩🧑🦲。通过多组学分析骨髓瘤病人样本发现👃🏻,携带1q多拷贝的骨髓瘤细胞具有较高的HIF-1β水平与上调的NF-βB信号通路活性🎥。这些发现表明ARNT/HIF-1β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新的生物标志物。此外,戴云教授还介绍了位于1p区的表达下调的基因,也参与调节骨髓瘤的耐药性,例如KDM4A/JMJD2A被发现可下调NF-βB信号通路活性🧑🏻🦯,有着抑制肿瘤的作用。随后🧏♀️,戴云老师还就表观🧓、转录调控获得性耐药的研究以及多组学分析骨髓瘤耐药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报告结束后🤱,多名老师和同学与戴云教授展开了讨论。
戴云,吉林大学唐敖庆学者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精准医学实验室、吉林省精准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心、吉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吉林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先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弗吉尼亚联邦大学(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VCU)从事研究🐠🏬,被VCU梅西癌症中心(Massey Cancer Center)聘为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癌症精准医学(Cancer Precision Medicine)🕓,主要从事肿瘤精准诊断和靶向治疗的基础🕣、转化和临床研究🕠。共发表论文173 篇,其中SCI论文98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在Blood、Cancer Res😐、Clin Cancer Res👨🏻🦲、Leukemia、Oncogene💂🏿♀️、J Biol Chem🧑🏻🎨、Mol Cell Biol、Autophagy 等杂志发表45篇),出版专著1 部、撰写7 部专著章节,9篇论文分别应邀在AACR、美国血液学协会(ASH)、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年会👨🏿⚕️、国际多发性骨髓瘤工作组(IMWG)年会作口头报告🚴🏿♀️,9项研究成果进入临床实验。